蓉城闲记

这回是正经来玩的。

在实习了三个多月之后,趁着五一假期,请了长假,总算是可以好好休息一段时间了。然后,想到高三的时候那次敷衍的成都之行,那么这次就尽力补完吧。

Prerequisites

成都,作为热门旅游目的地,往返的车票自然就很抢手。预售期开始当天,早上一起来就打开 12306,可还是只能看见“候补”二字。抱着试试的心态,那就体验一次候补吧。

发起候补之后,大约等了十多分钟,12306 提示我候补订单兑换成功。行程第一步算是完成了。

但是,因为节前实习太忙了,实在没有办法认真规划行程,到了临走前三天,才订好住所,大致列了一下总共要去的地方。想来又算是说走就走了吧。

Day 0

29 号从北京返回,本打算先回学校,再从学校前往车站,不过 luy 因为也要出去玩,他不太想大清早起来从学校去车站,所以想在我家里借宿一晚,也好找个地方暂时放置行李。第二天早上起来,在楼下的早餐店吃过早饭之后便出发。

到成都的西城客专线路已经很熟悉了,所以这次就没有再在每一站都下车,也就借着短暂的车程小憩了一会儿,为晚上养精蓄锐。

建设路:回民街(成都地区优化过的样子)

抵达成都,安顿好住处,开始盘算着晚上吃什么。网上浏览一番,加上猫的推荐,锚定了建设路。因为住的地方在成华大道上,距离市内一些比较出名的地方都挺近,交通上就比较方便。

建设路离住的地方也比较近,骑上自行车,不一会儿就到了建设路的十字路口。实际上这附近就是沙河——真的有一条河叫沙河哦——路口是沙河电影院原址,当然现在已经重建了。资料显示,1956 年,沙河电影院建成,这是成都最早建成的影院之一。2014 年的时候沙河电影院歇业改造。而 2020 年的时候沙河电影院启动了改造工程,在一年之后的 2021 年正式重新开放。根据成都影业集团网站,沙河电影院和可口可乐公司有合作,可以免费无限续杯。但这次行程并没有在沙河这边有安排看电影,可惜了。另外,不得不感慨的就是,自从上次来成都之后,这座城市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后面也会再次提到。

从沙河电影院旁边的路口拐过去,就是建设路了。这条路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很像回民街,但比回民街做的好的一点就是,街边的小吃大多都是颇具成都当地特色的,虽然也有一些奇怪的在全国各地都能见到的所谓“网红”小吃,但数量并不多。

晚饭选在叶婆婆钵钵鸡,虽然是家连锁店不过感觉倒也还行。到的时候前面还有 14 桌在排队,我就决定先去建设路其他地方溜达一圈。按照知乎上的推荐,似乎周签签锅巴土豆可以一试。但是这家店排队的人真的非常多,等了好久感觉排到无望,就去旁边买了一杯喝的。回来再看人已经少了一些了,不过喝完之后刚好提示我钵钵鸡排到了。那就等会儿再来咯。

钵钵鸡其实就是冷锅串串。陈列柜里的食材都是熟了放凉的,选好想吃的之后,服务员会端给后厨,浇上满满一盆的红油(这里我选的是传统红油,还有藤椒锅底可以选)再上桌,所以整个上菜过程还是相当快的。拿起一串,涮两下让串串挂满红油,这时候看着就十分有食欲了。

当然光吃钵钵鸡还是不够的,还得有点别的配着。我另外点了一份臊子蛋炒饭、老红糖冰粉和峨眉雪。冰粉只是加了红糖水,不如街边的小摊料多,但味道也还算可以——遗憾的是,直到离开成都,我都没有试试玫瑰糍粑冰粉。臊子蛋炒饭着实惊艳到我了,比一般能吃到的蛋炒饭多了一些油,也正是这点脂肪让人感受到了碳水的幸福,吃起来很香。至于峨眉雪,其实就是荔枝味的汽水,在成都的地位大概就是冰峰在西安的地位吧。味道和之前喝过的荔枝味芬达不太一样,有一种神奇的甜。

这顿饭总共花了 68 块钱,感觉相当实惠了。出门的时候已经撑到不行了,加上锅巴土豆还是有很多人在排队,我就决定先去溜一圈再说。

从建设路到建设巷,一路上确实有浓浓的烟火气息,大概是因为这个地方就是在老城区的居民区里吧。路上遇到了一对情侣(也可能是夫妻?)坐在街边的长凳上吃饭,就很羡慕这种感觉了。

“到二仙桥,走成华大道”

这次出行之前,本来想买一个胸包,方便出门装钱包、手机、充电宝和证件之类的小玩意儿,这样就不用每次都背大背包了。不过因为时间比较紧张没有买,刚好这会儿闲着没事,瞄了一下附近有家小米的店,离建设路也不太远。共享单车,启动!还记得上次来成都的时候,在成电的校园里因为过减速带导致冲到了绿化带里,如今已经能熟练骑着自行车上路了。

之前在 B 站上刷到了谭警官主持的节目《谭谈交通》里著名的那段“到二仙桥,走成华大道”,这次来成都就突发奇想,想去转转。刚好住的地方就在成华大道上,买完包之后骑着车,一路奔向二仙桥。

根据网络上的资料,“二仙桥”名字的来历,传闻跟“和合二仙”有关,也有人说“二仙”就是八仙中的吕洞宾和韩湘子。不过具体是哪一个,已经无从考证。上世纪 50 年代,因形势巨变,共和国的工业开始西迁,位于成都东郊的二仙桥也是受益者之一。1951 年,铁道部选址二仙桥,新中国的第一个铁路工厂诞生,从安徽九龙岗、武汉江岸、青岛四方、株洲田心,江苏戚墅堰的机车厂抽调了一些工人过来。除此之外,曾经的二仙桥还有刃具厂、灯泡厂等工厂。

2010 年,二仙桥地区启动搬迁改造工作。尽管大部分人已经搬走,一些红砖厂房、仓库、机车铁轨还是保留了下来,成了摄影爱好者的打卡地。后来的改造工作借鉴了东郊记忆的经验,荒地变成了“二仙桥公园”。

——然而,上述内容是我在写这篇日志的时候才查到的。不过说来在出发之前也是有一点点的了解,可惜因为时间问题没能去成。

B 站视频的评论区有人指出,走成华大道到不了二仙桥。如果按照我今天骑行的路线来看,确实没有办法直接从成华大道抵达二仙桥。不过 5 号凌晨在街上散步的时候路过的一个路标指出可以从成华大道上二仙桥北路。或许这也算是“走成华大道,到二仙桥”了?

伪铁道宅的兴奋与失落

准备返回住处的时候,在地图上注意到所处的为止离成都站东边达成铁路、成渝线、成昆线比较近,一下激起了我这个伪铁道宅的兴趣。沿着府青路一路骑行,周边的景色逐渐变得老旧起来,一切都在表明着,这里是老城区。

遗憾的是,铁路在这里并不和公路交叉,公路从股道下方穿过。这样我也就没办法和铁轨近距离接触了。想来也是挺正常的,运输量这么大的线路怎么可能和公路交叉呢,更何况还是刚出站没多远。

在前面提到的二仙桥地区附近(也可以说是在我现在所处的这个地方附近),是以前的成都火车东货运站,也叫八里庄车站。不过这个车站早在 2017 年就已经完成了拆除工作。

另外在成都站的上行方向,是八里站。这个车站始建于 1952 年,最初是叫做成都东站,在 2010 年的时候因为新建了现在的成都东站而更名为八里站。这里并不办理客运乘降,而只是作为一个大型货运枢纽存在。目前八里站的货运业务已经全部移交给成都北站——其实就是这部分开头提到的成都站,只不过在铁路部门里,客运叫成都站,货运叫成都北站。当然对于老成都人来说,只存在“火车北站”这个概念。现在,八里站是作为成都动车所而使用。

好玩的是,在铁路西南方向的立交桥下,是成都川之味旅服公司——成都铁路局的所有餐饮服务都是由它提供的。公司园区里靠近围墙方向,有一段可以看见的很短的铁路。或许,是作为铁路相关公司的一个标志?

建设路 again

考虑到时间不早了,骑回去还要一段时间,我就沿原路返回。再次来到建设路的时候,人比下午饭点的时候已经少了很多,锅巴土豆也不需要排队了,刚好可以去买一份尝尝。这家的特色口味是糖醋辣椒,从字面上来看感觉是个比较奇怪的口味,但毕竟是特色,试试也无妨。

刚出锅的土豆还是比较烫的,很难下口。真正吃到嘴里之后,觉得其实味道也就那样,比较一般。

然后在路口见到一个老奶奶推着车在卖蛋烘糕,招牌上写的“薛婆婆特色单锅小炒蛋烘糕”,看起来是个抖音网红小摊。还记得上次来成都的时候,在宽窄巷子买过一次夹果酱的蛋烘糕。当时看价目表上居然还有各种奇怪的咸口,倒是没敢试试,因为一想到类似于铜锣烧的外皮里面夹上川味香肠,就觉得很诡异。当然这次也是没能下定决心,只买了个奶油肉松口味的。

本来看到街边还有卖烤苕皮,也想尝尝,但是每一家排队的人都很多,只好作罢。

Day 0 结束

逛得差不多了之后,我就骑车返回住处。回到房间之后,舒舒服服地洗了个热水澡,然后因为拖延症,迟迟不想入睡,就打开电视来看。翻了一圈并没有什么特别感兴趣的频道,干脆就换到 CCTV6,刚好是深夜时段的电影,边看边玩手机。不一会儿倦意来袭,关灯。

Day 1

前一天在动车上的时候和猫约好了今天出去一起玩,醒来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半多了。看了一眼消息,猫在七点多的时候就出门了,毕竟成电清水河校区离市区实在是太远了。边摸鱼边洗漱,最后在九点多的时候出门。

在我刚进地铁站的时候猫已经到了,而这时候我还有 8 站。反正慢慢晃过去就是了。出站之后,找了好久才找到猫。然后一块儿接着走到武侯祠去。

武侯祠

其实武侯祠并不只是成都的专属。目前全国尚存的规模较大的武侯祠共有 9 处,分别位于四川成都、四川凉山州、陕西岐山、陕西汉中勉县、甘肃礼县、重庆奉节、云南保山、湖北襄阳和河南南阳,其中以成都和南阳武侯祠最为出名。

成都武侯祠所在的地方,最初是刘备的陵(惠陵)和庙(汉昭烈庙),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诸葛亮,又在旁边修建了供奉诸葛亮的祠堂。再历经明清两代不断的修缮和整合,最终变成由汉昭烈庙、武侯祠、惠陵、三义庙四部分组成的建筑群。

本来我们买的票是有导游讲解的,但是因为讲解内容和风格实在是太过于偏向小孩子,所以就决定干脆结合网上的资料自己逛。

一进景区大门,抬头看见的是写有“汉昭烈庙”四个大字。前面提到过,汉昭烈庙才是这里最初的建筑。景区里比较多的是碑文和各个历史人物的塑像。

欣赏碑文的同时,不觉感慨这些古人的字写的是真好,再想想自己的一手丑字,大四的时候有机会练练字应该也不错。

不知道是不是我的错觉,总感觉庙里这些不同人们的塑像长得都差不多,文臣和武将之间的区别还大一点,武将之间看起来真的很相像了。

沿着景区中轴线走,会路过很多座门,门上有不同的匾额,门框两边也有不同的对联。比如这副对联:

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说实话,上了大学过后文化底蕴越来越差,最开始这副对联里的字都没认全,是查过资料才明白的。真的很“丈育”了。这副对联的意思是:汉昭烈庙中供祀着的蜀汉君臣,有祖孙、父子、兄弟关系和君臣关系,臣子辅佐君王,维护人伦纲纪,自古以来生死存亡的廝杀都是为争得国家的正统地位;刘备经过齐楚幽燕越吴秦蜀之地,艰难立国,获得后人的景仰,建庙奉祀,君臣一堂,千秋永在。

向前继续走,总算是看见了“武侯祠”匾额。

从武侯祠出来,墙上刻着前出师表。总算是遇到一篇熟悉的古文了。

再往前,是三义庙。“三义”取“桃园三结义”之意,是古代为了纪念刘关张所建的合庙。实际上成都的三义庙是建于提督街的,1998 年因为城市建设的需要,拆除了原来的三义庙,保留了绝大部分原建筑的构件,整体迁移到了武侯祠这边。这里不放图是因为忘记拍照了。

本来打算接着去惠陵看看的,结果景区在修缮暂时关闭,挺可惜的。但是通往惠陵的路——红墙竹影——倒是挺适合拍照的。我非常不上镜就没拍。比起来猫就上镜很多,这里就不放照片了,免得被打。

锦里

游览完武侯祠,差不多也快到饭点了。我们决定从锦里绕出去,找个别的地方吃饭。为什么不在这锦里吃呢?当然是为了避开又贵又不好吃的店咯。

锦里其实也算是小吃民俗一条街了。从武侯祠的出口出来,正对着的又是一个卖蛋烘糕的档口。我怂恿着猫去买一个咸口的,结果他本来最开始决定了,付钱的时候又改口要了甜口的。所以最后我们还是没有人尝试了咸口的蛋烘糕。

相比于宽窄巷子,锦里给我的印象要好一些。虽然并不全都是具有成都本地特色的东西,但占比相对于宽窄巷子来说少了很多。有点意外的是,五一这天人流量算不上特别大,还没到以前节假日西安大雁塔摩肩接踵的程度。

其实一路上有蛮多特色小吃,比如叶儿粑什么的,不过因为已经到了饭点,我和猫已经是饥肠辘辘了,就决定直接去吃正餐。

鸡毛店

“去哪儿吃”“吃什么”是饭点亘古不变的两大难题。尽管我们已经将问题分解简化到了“炒菜还是火锅”“在锦里附近还是稍微远一点”,但还是很让人纠结。既然纠结,那就暂时先放一边不想。我和猫找了个有空调的便利店,买了两瓶水,边休息边吹空调边思考吃饭这个极其富有人生哲理问题。

在美团上瞄着瞄着,发现了一家叫“有红鸡毛店”的店。在我到成都的第一天,就看见在住的地方楼下有一家有红鸡毛店,生意是相当火爆,想来味道也不会太差。就决定是你了。

这家店在锦江边上。下了公交车之后还有一段路,我们就骑车过去。到了之后发现前面还有几桌在排队,看起来口碑还算不错了。拿了排号之后,我们溜达到了锦江边上的百花潭公园消磨时间。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总觉得成都的公园格外多,甚至到了“随处可见”的程度。

公园入口一进门的地方是几棵还算高大的唐代银杏树。看到之后让我想起来大学期间一直还没去过的古观音禅寺里那棵千年银杏树,大四的时候一定要去看看。

简单花了 20 多分钟逛完了百花潭公园,估摸着那边排号也差不多了,我们开始往回走。回到店门口,大概是一点半多,门口已经没有排队的人了,看来饭点刚过,人也开始少了。

鸡毛店指的是旧时最简陋的小店,因为没有被褥,垫鸡毛取暖,所以得名。这名字的来历有点类似于“厕所串串”。

因为只有两个人,所以我们点菜的时候保持了一定的理性和克制。最开始是选了蟹黄豆腐、夫妻肺片、回锅肉、辣子鸡四个菜,但是店家提醒我们四个菜量会有点大,建议少点一个。想来也不无道理,就决定先去掉辣子鸡了。

菜品的整体质量我个人感觉还是挺不错的,至少我觉得口味还是比较地道川味。唯一不太满意的就是回锅肉切的太薄了,这一点还是我家里做的回锅肉吃起来比较爽。而事实证明去掉一个菜的决定是正确的。猫的饭量不是很大(印象中高三的时候和他一起吃火锅的时候饭量还可以来着)——或者说是我太能吃了——总之两个人三个菜刚好,甚至还有点撑。另外,我才知道蟹黄豆腐其实也可以是一道川菜,这下认知里清淡的川菜又多了一种。

结束午餐战斗,继续下一站。

杜甫草堂:“安得广厦千万间”

下午的第一站是杜甫草堂。草堂是安史之乱年间杜甫携家入蜀躲避战乱的居所,不过在知己之一的严武病逝之后,杜甫一家便离开了成都。之后,草堂遭到了长期的毁坏。后来经过历代的重建和修缮才形成了现在所看见的景区的样子。

进入景区之后,我们首先注意到的一个建筑物是一个类似于展览馆的地方,里面展出了各种各样的木雕作品,有木雕的家具和画作等等(写这篇日志的时候已经忘记名字了,那姑且就叫这里木雕馆吧)。比较令我觉得惊叹的是木雕的《〈清明上河图〉局部》,连水面上波浪的层次感都雕刻出来了,实在精细。

从木雕馆出来,旁边是理应进入景区北门就映入眼帘的听秋轩。

暗水流花径,江村野堂争入眼

夕阳薰细草,朔云寒菊倍离忧

这是听秋轩悬挂的一副楹联,作者是曾任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研究部主任的郭世勋。对联的四小句分别来自于杜甫的四首诗作: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夜宴左氏庄》

“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

“夕阳薰细草,江色映疏帘”——《晚晴》

“李杜齐名真忝窃,朔云寒菊倍离忧”——《长沙送李十一(衔)》

再向前走,便是草堂。虽是近现代重建之作,倒也保留了当年的几分古朴。而尽管杜甫将它称为“茅屋”,里面的房间分类也是一应俱全,厨房、客厅、卧室、书房一个不少,甚至卧室还有两间。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边回忆着这首诗,一边参观着草堂。脑海里好像浮现出了那时杜甫艰难生活的情形,不由得再次对诗末所表现出的豁达肃然起敬。

大概是为了契合草堂的文化氛围,景区里的标识牌也别出心裁地选用了一些名句,比如:

路过一处小坡,旁边是人造的水景。坡上是小小流水,坡下是一汪池水,倒也有几分幽静。其实这个地方非常适合拍照,我也的确是尝试了几张。虽然比以前要好那么一点点但总归还是不太上镜。

草堂旁边是唐代遗址博物馆,展出了在 2001 年在草堂发掘出的一些唐代灰坑和唐代生活遗址。展厅门口的是唐亭台遗址,而展厅内部则主要是发掘出来的生活遗址和诸如罐、碟等的一些生活器具。

草堂景区里去的最后一个地方是万佛楼,和草堂一样,是现代重建的建筑。2005 年重建时,在选址处发现了清代万佛楼的原有的柱础。目前这部分在建筑内部还是可以看到。

人民公园:养老

接受了文化的熏陶,去个养老的地方溜达溜达。2017 年来成都的时候就曾路过人民公园,不过那会儿因为时间关系没有逛成。

进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个茶摊坐下喝喝茶。再一次因为事先调查不充分的缘故,没有去鹤鸣茶社。茶叶的话选择的是竹叶青,也是第一次喝它。最开始入口有点苦涩,不过这个味道越喝越觉得很有感觉,比较奇妙。

说起来人民公园的历史也有百年了。1911 年始建的时候叫做“少城公园”,名字来源于旧时成都城池的命名。不过让这里更富有内涵的,当属民国时期的保路运动了。建设同年,清政府强行将民营化的川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筑路权出卖给英、法、德、美四国银行团。此举引发了四川人民的强烈反对,于是展开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1913 年,为了纪念辛亥革命前夕四川爱国志士发动的保路运动中的死难者,由张澜、颜楷等联名提议修造一座纪念碑。1913-1914 年,民国川汉铁路总公司在园内修建了“辛亥秋保路死事纪念碑”。

园内中正图书馆旧址旁边(大概是这个地方吧,写日志的时候已经记不太清了)有一个火车头。看样子不太像是遗留下来的旧物。

得益于好天气,码头旁边的水域清晰地映照出了旁边的景物。

瞄了一下时间,差不多又该吃晚饭了。

春熙路 & 太古里:“摸摸”大熊猫的 jio jio

虽说假期时间不太应该有晚高峰,但旅游旺季的下午就是很堵。从人民公园坐公交车到春熙路,一路上走走停停,本来不远的路程硬是走了半个多小时。

其实我觉得这个时候决定来春熙路吃饭并且没有提前预约就是一件很蠢的事情。本来是打算吃火锅的,但是点开美团,随便找一家,都是 400+ 桌在排队。这些人真的能排到并且吃上饭吗?

既然在春熙路的商业街吃不上饭,那么我们就换个思路,找找春熙路附近的值得去的街边小馆。倒还真找到一家在春熙路旁边的火锅冒菜——不过具体名字和位置已经忘了——吃不了火锅那就将就一下了。

顺路经过 IFS,见到了那只趴在墙上的网红大熊猫。找了几个很多角度想尝试拍一下摸它屁屁的照片,最后发现可能摸 jio 的更好拍。然而猫给我拍的角度实在不太好剪裁到只剩手,所以这里就放我给猫拍的了。

走到冒菜店之后,望着菜单上满目的选择,最后选了店家推荐的套餐。上来之后感觉分量相当可以,而且荤菜也不少。奇怪的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吃辣的时候头上会以真实肉眼可见的流水般的速度出汗。看起来仿佛一个不怎么能吃辣的人硬撑着快撑不住了。

吃完饭之后,决定继续去太古里逛一圈。因为在太古里没有拍什么照片,所以记不太清具体在太古里干了些什么。倒是对那块裸眼 3D 大屏印象颇深。当时正值岳云鹏给滴滴货运代言,然后就在这块屏幕上整了广告。感觉滴滴应该在宣发上花了很多钱,从去成都到回学校,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来太古里偶遇岳云鹏”的水文。有意思的是,当时我和猫驻足看了一会儿,正准备拿出手机拍照的时候,广告突然结束了,而下一秒的画面是极富正能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片。这个前后的反差也引得在场所有路人忍俊不禁。

九眼桥:不胜酒力而只能远观酒吧一条街

这天的最后一站是九眼桥。来之前听说这里的夜景不错,于是趁着晚上九十点钟年轻人夜生活刚开始的时候过去看看。本来打算骑自行车过去,可好巧不巧这会儿并不能同时找到一辆美团和一辆哈啰,只好走过去了,刷刷步数也不错。

从水井街穿过去,途中路过了水井坊博物馆。水井坊是一座在时间上横跨了元明清三代的烧酒坊,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酿酒作坊,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传统酒文化研究的内容,填补了中国古代酒坊遗址、酿酒工艺等方面的考古空白。现在的水井坊酒应该也是沿用了这个名号吧。

接着水井街的是双槐树街,这名字倒是让我想起了北京的双榆树。

沿着小路一路向下,走到滨江东路上,旁边便是府河,还有河上的九眼桥。

看到“九眼桥”之后,我和猫发出了同样的疑问:明明只有三个大桥孔,算上小桥孔又不止九个,为什么叫九眼桥呢?查了资料才知道,原先真正的“九眼桥”在上个世纪因为防洪需要被拆除了,后来在原址重建了现在看到的这座桥,在离原址约两公里的地方仿照原先的九眼桥重建了另一座桥。至于为什么前者继续使用九眼桥这个名字,就比较微妙了。

九眼桥的旁边是安顺廊桥。这座桥现在看见的样子也是在世纪初经过重建的。上桥处刻印着一篇《廊桥赋》,为现代人所作,说实话我觉得写的很一般。

桥上有不少的餐厅和咖啡馆。在两侧的过道上,有很多年轻人在卖唱。一部分是跟着手机的伴奏,还有一部分是和着吉他弹唱。一上桥遇到的这个小哥嗓音倒是不错的。

走过廊桥就是著名的九眼桥酒吧街。由于天色已晚,猫回学校还需要一段时间,加上我们两个人都不怎么能喝酒,于是只能在桥上远观了那边的年轻与活力。

路上的小惊喜

在前往地铁站的途中,路过了一个国网的变压器室。和其他地方的变压器室不同的是,它上面彩绘了九眼桥周边的成都特色美食地图。不知是官网出品还是学生所作,也不知是地区限定还是全成都都有类,总之让我看了觉得颇具创意。目前在别的地方好像还没有见到过类似的,感觉在保证合规的情况下推广开来也不失为一件提升城市形象的好事。

猫倒是第一次知道还有一条六号线能直接到他学校附近,比坐二号线到犀浦然后再转公交车要方便很多。查了一下,六号线才开通半年多,怪不得我也没什么印象。

于是暴走三万多步的第一天在充实与炎热中落下帷幕。回到住处,依旧是舒舒服服洗个澡,看看六公主,然后休息。

Day 2

清晨五点醒来,天还没完全亮。

洗漱了一下,简单收拾了一些出门的必备品。前一晚上并没有成功预约到车,所以这时候就需要边拦车边约车。

路上行人不多。大概都是准备开始一天奔波吧。

手机屏幕的画面从计时跳到了地图,约到车了。

一路上路况良好——本是这么期望的。司机看着前面的路,我看着腕上的表,还有前面的路。

到了。车站刚刚开门半小时。看看表,还有一小时。

吃东西吗?不太想。

涌入车站的人群宣告着一天运营的开始,和这座城市的苏醒。

一小时到了,启程。

顶着暴雨到了车站。

小站,末班。候车厅里没什么人,坐得很开,气氛和外面的雨很像。

上车,倦意袭来。

踩着这天的尾巴回来。这边人流量已远不如白天。

夜深了,要睡了。

明天还要起来。

Day 3

弹性起床时间

这天的规划是都江堰+青城山。本来时间就紧张,可偏偏没能抢到去都江堰的早班车。不甘心直接放弃,又没办法调整行程,那就冲一把咯。

车票是十一点多的,所以早上就没有起得特别早。一边慢慢晃出门,一边考虑着吃什么。楼下有家“重庆面馆”,基于对重庆小面的一贯认知,决定在这里吃早饭。同样基于一贯的口味,选择了辣味肥肠小面。

然而当面端上来之后却令我十分失望。虽然面是现煮的,但不知道为什么在碗里是坨的,还很难搅开。并且汤也很少,不得已还让老板加了一些。面也并不是重庆小面的那种面。总之是体验很差的一顿早饭,只能算果腹了。写到这里就又想起老家县城的面了,在我心里那是超出重庆小面的存在。

吃完饭之后,仍旧是乘坐六号线,前往犀浦站。2017 年的时候以为犀浦是国铁和地铁同台换乘,这次亲身体验了一番才发现换乘并不同台,甚至国铁站和地铁站都不在同一栋建筑里。二者只是共用站台(或者说站房更准确一点?)罢了。

从犀浦到都江堰的线路属于成灌铁路的一部分。后者起于成都站,止于青城山站。起初看着这个名字的时候还在想“灌”是哪里的简称,查了资料才知道现在的都江堰市在以前叫灌县。这条铁路是成都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投入运营的第一条国铁线路,并且在年初的时候完成了公交化改造,刷天府通就能坐。线路车底是 CRH6A,第一次见。车厢内部构造更像是类似于地铁的设计,车门设计在车厢中部,座位集中在车厢两侧并且数量不多。再一次地,买到的是站票。加上车里人很多,倒真的产生了一种在坐地铁的感觉。

不到半个小时左右,抵达了都江堰站。

都江堰

从都江堰站到景区还有不短的一段距离。一出站就有看起来挺官方挺正规的旅行社服务点,十块钱的空调大巴直达景区门口,比想象中便宜太多。

在车上“导游”开始兜售景区门票,虽然价格和官方价格一样,总还是觉得不太舒服——当然了,也还好,毕竟还是要挣钱的啦。另外令我感到比较奇怪的是,车上说玉垒阁扶梯没有学生票,后来在景区问的时候其实是有的。

到了景区,为了加快游览速度,买了票乘扶梯上玉垒阁。其实不管是玉垒阁还是扶梯,都是在玉垒山公园上的,后者还是个森林公园。如果时间够的话倒想步行上去。

不过玉垒阁实在是没什么意思了,只是个借助玉垒山地形优势的仿古建筑罢了。阁楼顶层有一个可以花钱撞的大钟。大概类似于小雁塔那种。上玉垒山唯一的好处大概就是能一览都江堰全貌了吧。

从玉垒山上下来,继续徒步前进。途中路过老君殿,不少人在这里烧香拜祭。

一路向下,来到了安澜桥。地图上标注了“天下爱情第一桥”,不过不太能理解为什么有这个称呼,大概是因为纪念何先德夫妇带领重建这座桥吧。据说情侣或者夫妻只要携手走过这座桥,就能永结同心。然而作为单身狗的我内心毫无波动。

从桥上看下去,岷江水还是比较湍急的,但因为在枯水期所以水量不是很大,而且也很浑。

穿过安澜桥之后就是鱼嘴分水堤了。这部分开始就是以前中学历史课上学过的内容,还算比较熟悉。继续往下走的时候,路过一大片树林,感觉还挺好看,随手拍了一张(照片可能就不好看了)。

下面是人字堤、飞沙堰和宝瓶口。这里的江水依旧是泥沙俱下。因为水量不大,所以并没有体现出飞沙堰的作用——话又说回来了,当飞沙堰需要发挥作用的时候,大概景区不会开放的吧。

从都江堰东南门出来,准备前往青城山。

青城后山

青城山有前山和后山。问过猫之后,前山比较休闲,主要是道教的一些东西;后山比较锻炼,纯徒步路线。时间关系只能二选一,当然是直接去后山了。

从都江堰去青城后山的路程非常远。先是坐一趟全程公交车到青城山火车站,这就需要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然后从车站再坐中巴车到后山景区,这又是一个小时多的时间。因为没有吃午饭,到后山之后已经饿得不行了,但为了省钱,只买了点面包、鸡蛋、火腿肠和矿泉水,一方面是先垫一下肚子,另一方面是方便携带,为爬山中途准备。

开始上山的时候已经过了下午五点了,中巴的末班车是八点半,时间上还是很紧张的。为了保证有一定的体验,又能按时下来,我就先坐缆车上去,然后走下来。相比华山的缆车,这里还是逊色不少。唯一让我紧张了一下的,是中途故意停的两次。

从缆车上下来,简单活动了一下,准备好了膝盖,开始下山。

下山的路十分幽静,加上天色渐晚,相当多时候路上只有我一个人,甚至让我有点害怕。

走着走着,下面的路似乎被“挡住”了。仔细一看,“挡住”路的是一块大石头。石头靠在旁边的山体上,只留了一个并不大、刚好能容纳一个人的缝隙供游客通过。

一路上旁边有一条小溪水作伴。虽然没有泉水滴答,至少还有溪水哗啦。除了提供白噪音,溪水和着阴天,也让温度再降低了几分。有时候会有一些落差,溪水便成了小瀑布,也算是下山途中耳目一新的景物。尝试了下长曝光,拍出来感觉还不错。

偶尔会需要从跨过山涧,修的小桥倒还好看。

走了一个半小时抵达山底。还剩一段路到出口,结果因为我记错了中巴的末班车时间,以为快到点了,就又花了十块钱坐车到出口。这笔钱着实亏了。

坐上了回火车站的中巴,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原本的上山路变成了下山路,虽然看不清外面,但明显能感觉到陡峭。司机又开得很快,在车上还是有点提心吊胆。因为车速快,路上也没有堵车,所以回去的车程明显感觉到要快很多。

快九点的时候再次抵达了青城山火车站。

烟火气

因为担心时间来不及,所以提前买的是当天最末班返回成都市区的车票,早一班的车已经没票了,所以也没办法改签。那就只能想办法消磨掉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了。

首先去吃个晚饭。本来想着如果有面馆什么的可以吃碗面,结果都是炒菜馆,一个人又点不了太多菜,不太划算。走了一圈找到了一家烤肉拌饭店,将就一下了。在这家店不远是成都东软,因此菜单上写着东软学生凭学生证有优惠。我倒是带了我的学生证,不过最后也没问能不能给优惠。

因为快打烊了所以客人也不是很多,最后来了两个人,是打算今晚上找地方住一晚上,明天爬山的。跟他们稍微交流了下(其实并不存在的)心得体会,然后大家就开始随便摆了摆龙门阵。尽管我已经过了 20 岁,但总觉得

好不容易磨到了开车时间,可以返回市区了。

因为成都站离住的地方并不远,而且凌晨从成都站回去比从犀浦回去要方便太多,所以就买在了成都站下车。一天的体力消耗让我上车很快就睡着了,过了犀浦才醒,毕竟最后这段距离是没走过的,还是看看比较好。

到了成都站,一下车,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扑面而来——和曾经的西安站真的太像太像了。只能遮盖站台的有柱雨篷、早应该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低站台、狭窄昏暗而需要先下后上的出站通道、风格颇似“面皮”的站名题字。一瞬间甚至有点泪目的感觉。

之前说了,这里离住处不远,所以我就干脆骑自行车回去了。一路高速直行的感觉真好。

骑到一环路的一个转盘口的时候,看见了立交桥下的夜市摊,有烧烤,有炒饭,还有猪蹄。不少人坐在路边,在这个深夜里用美食来慰藉自己。反正白天也没太吃饱,我也就加入了他们。

坐在夜市标配小塑料凳上,从刚出炉的烤串上咬下一口,咀嚼片刻便吞入肚中。在热和辣的双重刺激下,来一口冰凉的豆奶。看着不同的摊位上翻动的食材和升起的热气,老板们奔波于各个摊位之间,周围的行人来来往往,桌旁的食客们摆着白天里自己遇到的种种。这就是烟火气吧。

照例,回到住处,洗澡,看电影,睡觉。

Day 4

滚滚乐园

今天的行程更加简单。早上起来,带上包,出门,下楼等公交车,直奔大熊猫繁育基地。

之前在网上预订都江堰景区的门票时注意到在都江堰也有一个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熊猫乐园),最开始我以为是不是记错了,查了下才知道这个和市区里的熊猫基地其实是两个地方。前者是 2008 年汶川地震之后在香港特区援助下修建的。差点就要再跑一趟都江堰了。

为了避免和昨天一样肚子空空一整天,同时也为了错开排队的人群,进景区之前先吃了个午饭。不过即使是吃完饭之后,人也没少多少。在这里排队仿佛 618 准点抢购一样,景区为了控制客流量,实行分批进入。每当一批开放的时候,大家就开始一齐往前冲——就比较担心会不会有安全事故发生。分批放人还没算完,还分阶段进入,进一次园区需要等三四次,整的跟整点秒杀一样。

反正最终是进来了。门口有一张大地图,上面标好了几条推荐路线,挑了一条最长的、也是能游览最多地方的,出发。

天鹅湖

天鹅湖里没有天鹅,就像鱼香肉丝里没有鱼——开玩笑,其实还是有一只黑天鹅的。

当然,因为这是此时湖里唯一一只黑天鹅,自然很吸引游客们的眼球了,路过的大人小孩们纷纷一阵拍。

好在这只天鹅比较给面子,没有只是在湖里游动,至少还清理了一下身子,给原本单调的景色增添了一丝乐趣。

大熊猫

接下来该请出我们的主角大熊猫了。没记错的话,首先游览的应该是亚成年大熊猫别墅。走了几个房间发现并没有大熊猫在里面,正当我怀着失望准备去下一个地方的时候,突然余光瞥到旁边的玻璃里面有熟悉的黑白色身影。果然,有一只大熊猫!并且这里人也不多,我能贴着玻璃拍照。

这只大熊猫一直在自顾自地吃着东西,完全不理会身后一群渴望一睹它真容的游客们,也挺洒脱的。这个背影看起来有点像大粽子。

然后应该是成年大熊猫住的地方了。相比亚成年个体,成年个体的活动范围有了十足的扩展,这样我们能看到的熊猫姿态也就更加多样了。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经常在外面的土地上滚来滚去,成年大熊猫的毛色并不如亚成年大熊猫那么白。滚滚们并不理会我们这群两脚兽,自顾自地啃着饲养员刚刚投放进来的竹子。

小熊猫

比起来只可远观的大熊猫,小熊猫离游客就更近了。运气比较好,在小熊猫园区,有一只小熊猫给足了游客面子,一直趴在护栏边上玩耍。不过我站的地方角度不太好,一直拍不到它正脸。

继续往前走的时候,突然头顶上的木架爬上来一只小熊猫,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这只小能在木架上趴了也挺久的,并且还不时用后爪挠挠自己,让人大呼可爱。

小发发

准备离开园区的时候,路上看见有一些人凑在一条小水沟旁。走近才知道,他们在里面看见了小龙虾。盯了半天我倒是也看见了,不过当时因为用的手机是 K30U,拍出来非常糊,所以就不放图了。

本来想在园区里面寄明信片的,结果去了商店才知道只出售,不提供寄送。还是算了。

出来之后,在门口看到了一丛我觉得还挺好看的小花花,刚好玩玩 K30U 的微距镜头。

金沙遗址博物馆

在景区里的时候和猫约了一下,下午去金沙遗址博物馆。两个人基本上是同时从所在的地方,不出意外,我又一次比他晚到。果然有了钞能力打车就是快。

前面说过了,作为多年老丈育,这种人文景点着实有点摸不着头脑。总之金沙遗址大概就是展出了几千年前成都平原的人们生活的场景以及相关的一些器具。

忘记了是哪个展馆了,反正里面有一个暗房,倒是很有拍照的感觉。照例放张猫的照片吧,比我上镜多了。

晚饭在猫推荐的一家鱼火锅店。这家的锅的上烤下涮的。我跟个小孩一样把鱼片丢在上面的烤盘烤,然后蘸着蘸料吃。

夜场电影

吃完晚饭之后就和猫告别了。回到住处之后我简单休息了下,突发奇想买了当日最后一场的《你好李焕英》。本来是春节就打算去看的,但一直没空,就趁这个机会看了。和第一次踏进电影院看的《归来》一样,哭的稀里哗啦的。

不过就算是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也没练完《萱草花》的钢琴。

Day 5

东郊记忆

最后一天就显得更加随意了。

早上起来,收拾好了行李,背着出门。

本来东郊记忆是打算在前几天就去的,不过因为种种原因拖到了最后这天。现在的东郊记忆是在以前的国营红光电子管厂改造而成的一个文化区。前身到现世的转变,颇有点赛博朋克的感觉。

厂区里保留了绝大部分以前老旧建筑的外观,有一种冷酷的工业美。

园区里还展出了一些当时的车床什么的,甚至还有一架飞机。不过我不太懂军事,也不知道这架飞机的型号——至少按照机尾的 FT-5 去查资料的时候感觉应该不是。

其实我去东郊记忆主要是奔着火车头广场去的。这里保留了一小段曾经电子管厂的铁路和一节客运车厢,不过现在这节车厢改造成了一个饮品店。作为伪车迷感到有点难过。

如果我多待一天的话,还能在这里欣赏到大学生艺术展演。可惜。

宽窄巷子

本来这次的行程是没有安排宽窄巷子的,不过实在不知道该吃什么了,找了家在宽窄巷子旁边的冒菜。

吃饭之前还是去宽窄巷子溜了一圈,主要是为了给自己寄明信片。找到之前寄明信片的那家店还是花了点功夫的。另外,愚蠢的我把明信片投进邮筒之后才意识到,光盖了邮戳,没盖纪念章。

寄完明信片之后就去了旁边奎星楼街的海椒市冒舌吃在这次旅行的最后一顿午饭。这家冒菜味道我个人觉得还不错,小碗的火爆腰花还比较特色。反正除了贵了点我觉得都还好。值得一提的是,这家的等位牌是麻将样式的。

结束

为了避免重演当年的悲剧,在吃过午饭之后,我就开始往成都东站走。赶早不赶晚嘛。

遗憾

这次的出行着实有着不少的遗憾,无论是有没有去到的地方,还是别的什么。虽然很想用“生活本就充满着遗憾”什么的来安慰自己,但想想以后还是做做准备比较好的吧。

另外,因为实习和秋招之类的事情,拖了四个多月才写完全文,而且越写到后面越敷衍,一度又让我开始怀疑这种事无巨细的旅行记录的意义了。加上最近心情也挺乱的,甚至都有了弃坑的想法。至于最后为什么又写完了,谁知道呢。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