萌工厂

  • 首页
  • 小软件
  • 关于
生之为萌,乐享创造
  1. 首页
  2. 随笔手记
  3. 正文

【伪影评】观《癫佬正传》有感

2017年1月18日 0条评论

这个社会有许多人,需要我们去关心。

之前有一天晚上睡觉前在电视上看到个片子叫《癫佬正传》,看名字以为是港台喜剧片,刚好打发下睡前时光。在上床前大概看了三分之二,然后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于是觉得很有必要看完。

片子摄于 1986 年,内容和名字完全相反,实际上是一部颇具有社会深度的电影(那个年代能拍出来如此水平的电影,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主要讲述的是社工徐 Sir 和记者刘小姐在关于精神病人救助方面的一系列故事。前半部分看似明媚的进程为后三分之一突变的画风埋下了炸弹(之所以称之为炸弹而非伏笔是因为个人觉得这个转变实在是猝不及防),影片也因此以徐 Sir 被重伤不治身亡而死,刘小姐将这个接力棒传递下去结尾。

接下来谈谈我对剧中各个人物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男一号徐 Sir,作为一名社工,他的伟大也就不言而喻。能在同事 Ming 辞职后耐着性子继续干下去,实属不易。他对于大街小巷,每个犄角旮旯的癫佬都了如指掌,包括他们的性格和生活习惯甚至家庭情况。对于而后刘小姐的到来,他起初是严词拒绝,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是对癫佬的一种保护吧。他们本来就已经被家庭,被社会所抛弃,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可以依偎的人并对他产生信任,又怎会容得下第二个人?但在刘小姐的坚持之下,徐 Sir 终于答应了。

有几幅画面给我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第一个是在菜市场遇见阿狗。阿狗手里有菜刀,起初徐 Sir 也拿的是菜刀,但发现并没有什么用,于是他换成了双截棍,最后换成了一个拳击套玩偶(插句题外话,玩偶是以成龙为造型的,足见当时成龙在香港影响力之深)才使阿狗平静下来。这也是徐 Sir 一种心理的转变吧:他知道面对癫佬不能来硬的,否则会适得其反,这一点在后面的情节中也得到了体现。

第二幅是徐 Sir 和刘小姐一起去给街头流浪的癫佬们送蛋糕。癫佬之一的阿松突然像是不认识徐 Sir 了一样,手里攥着一个麻布袋拼命「逃跑」。最后徐 Sir 和刘小姐一路追到阿松家里,才发现他是装了一个玩具给自己得了水痘的女儿。也正是借这个机会徐 Sir 知道 Ming(上文提到过的已经辞职的徐 Sir 的同事)「害死了」阿松的儿子——同事疏于照顾,让医生误以为是阿松生病,结果开的药被阿松拿给儿子吃,导致了儿子的离世。徐 Sir 也由此产生了对 Ming 的厌恶。

第三幅就是本片的重点,阿全从「被治愈」到「复发」全过程中徐 Sir 的不离不弃,对阿全和全婶婶(也就是阿全的妈妈)无微不至的关怀,表现出了社工这一职业的高尚与伟大。详细内容放到后面谈阿全的时候再说。

然后再来说说女一号刘小姐。她是以一位想要报道精神病患者身份出现在舞台——也就是徐 Sir 工作的地方。起初她对徐 Sir 提到的可能遇到的种种危险显得非常不耐烦,甚至有些不以为意,这就让我们有一种「无良记者」为了增加阅读量而报道此事的错觉。也因此,一些网友在观后感中提到「本片是讽刺无良记者」「都是女记者的错」等等在我看来不甚恰当的观点。

刘小姐第一次和精神病人打交道就是在徐 Sir 的办公室里,一位得了精神病的医生冲进来要给她打针,吓得她慌乱地尖叫着跑了出去。一般记者遇到这种情况,也就放弃了要继续报道的想法,刘小姐则不然。

刘小姐第一次和徐 Sir 出去,看到癫佬的现状,就提出「为什么不让警察把他们抓走」的问题。此时刘小姐并未对社工这一职业有足够的了解,得出这样的认识也无可厚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然后刘小姐被一位得了精神病的老奶奶「追杀」。暂且抛开情节,这一段的画面并不比如今国内某些神剧的画面差,分别对老奶奶的正面和刘小姐的背影进行特写,场景还是在一个满挂着塑料瓶的像是垃圾堆的地方,给人十足的惊悚感。

回到内容上来,这次被「追杀」也许从此让刘小姐产生了一种坚定的信念——将社工的接力棒传递下去。后面刘小姐和徐 Sir 追阿松的时候,刘小姐跑不动,被徐 Sir 拉着也要继续追这一情节对此有更进一步的体现。

刘小姐的有一个举动也许是让观众对「无良记者」这一标签刻骨铭心的导火索。在后面处理阿全的问题时,尽管遭到了徐 Sir 的反对,但她仍旧把阿全的事刊登在了报纸上,这也是促成悲剧的直接原因。

接下来聊聊其他角色。先是阿松,上面提到过他捂着装着给女儿的玩具的麻布袋不想让外人发现,无疑是亲情,即父爱的体现。这是本片除了社工的伟大外又一主题。后来他在医院「发疯般」地咒骂医生「王八蛋」,实际上也是对这个没有人情甚至人性的社会的一种控诉,是社会直接导致了他儿子的死。

顺便在这里把阿松和 Ming 一起说了。Ming 在被徐 Sir 从黄金交易所拽回来之后的叙述中提到,他在之前照顾阿松时曾极力反对他结婚,理由是他没有能力抚养,这也是为了阿松着想吧。但阿松「一意孤行」结了婚还有了一双儿女,也体现出他对正常人生活的渴望和追求,这正是癫佬人性的体现。

接下来是给本片蒙上了一层惊悚乃至恐怖的阿全。阿全是以徐 Sir 口中「能被治愈的人」的身份出场的,起初他的表现让人觉得这片子纯粹就是社工和癫佬的日常。后面阿全 180 度的大转变让人为之揪心。

阿全在得病后,妻子就离开了他,法院将儿子判给了妻子。在阿全去幼儿园,刚准备接儿子离开去过生日时,他的前妻带着其丈夫来了。妻子的矢口拒绝和妻子现任丈夫的嘲讽以至厮打,彻底地改变了阿全的人生轨迹。

在厮打中,阿全的头部撞到了卷闸门上,这也是导致他旧病复发的原因之一。回去后他成天喊着「有杀无赔」,从中可以窥见到事情接下来的发展进程。全婶给阿全买鸡杀,变成了阿全生吃活鸡。看到这里我们也就能够猜到故事接下来怎么讲了。

在刘小姐将新闻登报后,邻居们的恐惧与痛恨直接点燃了阿全,他终于从杀鸡走向了杀人。然而即使是一个变态杀人狂(抱歉这么称呼可能有些过分),也无法磨灭他心底作为儿子和父亲应有的底线。在邻居们打伤了全婶后,阿全跪下来,嘴里念叨着「妈妈你不要倒下啊」,自然接下来就要将怒气全部发泄于不谙世事的邻居身上。但即便是「红了眼」,面对拿着家伙的众人,阿全也是十分恐惧的。面对众人的追杀,加上母亲的受伤和妻子的抛弃使他想到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幼儿园里的儿子。

阿全躲进幼儿园后自然给老师们带来了无比的恐惧,但看到了自己的儿子,阿全像是找回了自我,他甚至放下了刀,坐在小板凳上抱头痛哭。只可惜老师的错误举动终于断了他的回头路——他在幼儿园里进行了「大屠杀」。这里有个细节,阿全只攻击不让他见孩子的老师,对其他孩子甚至看都没看一眼,在最后时刻的人性光辉也得以闪耀。

再次是全婶,阿全的妈妈。在阿全生病后她白天在酒楼工作(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唯一一次对全婶工作的描写是洗猪大肠,这也颇具深意),晚上买鸡给儿子杀。全婶明知道儿子每天要杀鸡已经是病态的表现了,还要在徐 Sir 和刘小姐面前百般辩解,以及后面挺身而出,挡在儿子面前承受邻居的乱棍,足见母爱的伟大。但全婶终究没能挺住,当看到儿子从杀鸡变成了生吃活鸡时,全婶落下了无助的眼泪。这眼泪一方面是对儿子的怜悯,另一方面又有着深深的自责,自己没能够照顾好儿子。

稍稍提一下幼儿园老师。当她看见浑身是血还拿着刀的阿全出现在她的面前、孩子的后面时,她从之前带孩子们唱歌的笑颜变成了面无表情的苍白。此时老师临危不惧,仍旧继续带着孩子们唱歌,这就使阿全开始进行「忏悔」,这位老师也就趁机准备将阿全的刀转移走。可惜从办公室出来的另一位老师的尖叫惊动了阿全,于是导致一切在毁灭中结束。

再稍稍提一下整个「癫佬」群体。在最后徐 Sir 离世下葬的时候,他的墓碑旁除了站着刘小姐,还有他以前照顾过的癫佬和他们的家属,而且表情无不是十分痛苦的。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即使被世界所抛弃,癫佬们内心深处的人性也是不会泯灭的。

影片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公益片」,但细细品味,其中想要表达的远不止呼吁社会对特殊人士的关爱,里面还折射出人性的伟大。另一方面,影片控诉的不仅仅是某些无良媒体,更是这个冷血的社会,可以说是「自己毁灭了自己」,即社会对特殊人士的漠不关心乃至歧视导致了特殊人士对社会的报复,这也为体和政府部门敲响了警钟。

那么最后,以本片的片尾曲《走过的道路》,来为本文画上句号:

让每日悄声的过去 静看着飘泊身躯

在世界上有许多破碎 谁在努力的修补也不对

我知道你心里计划 似天旱雨水

我知道理想与信念 不稀罕赞许

但我见到你跌倒了 真的倒了

疲倦听不到看不见

在以后每当想到你 理想都添上空虚

未说倦进出风雨里 长路堪消耗百千岁

我知道你心里计划 似天旱雨水

我知道理想与信念 不稀罕赞许

但我见到你跌倒了 竟消失了

随日落听不到看不见 沉默那是谁

影评
2020年8月9日
上一篇
下一篇

文章评论

取消回复

Robotxm

爱做白日梦,偶尔犯二

标签聚合
日记 Windows 10 总结 旅行 电表 面基 多图杀猫 翻唱
快捷方式
  • Blog-YXR
  • Frank
  • icebound-area
  • Shadow Forest
  • 佳佳酱
  • 烙饼日志
  • 神楽坂ニャン
  • 腹黑猫の猫窝
  • 薫風の匂い
  • 雨の言葉

Copyright © 2011-2021 MoeFactory All Rights Reserved

Some illustrations by Arseniy Chebynkin

THEME KRATOS MADE BY VTROIS, MODS CREATED BY ROBOTX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