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しい僕

很久没用过这么中二的标题了。其实是年终总结啦。

这篇文章 1 月 1 号开始就躺在了博客的草稿箱里,但直到 17 号的凌晨我才真正能抽出来时间一口气写完。从 11 月下旬开始手头忙得就没停过,现在算是可以稍微喘一喘气了。

某种意义上来讲,2020 年还是比较奇妙的。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不然标题为什么这么起呢。总得来说,这一年基本上是在摸索中度过的。

上半场

姑且把从年初到大三开学的这段时间成为上半场吧。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该写的在之前的《写在疫情“之后”》里都写了。在那篇文章的最后,我还是在纠结以后该怎么走。实际上在这学期初我差不多就已经决定好,本科毕业之后直接工作而不继续攻读研究生了。

这么决定主要是因为,比起来学术理论,我更喜欢偏工程向一点。同时我数学基础真的很不好,CV 啊、机器学习什么的实在是整不动。再就是真的不太想再来一遍高三的体验了。基于此,不如直接工作了。

在考虑清楚了之后,我跟父母表明了我的想法。但他们似乎并不能完全理解,我爸甚至用“某二本学校毕业生找关系都进不了华为”这种不可理喻的例子来向我说明互联网行业就业形势严峻。那段时间我爸经常跟我打电话劝我读研,除了上面那个神奇的理由之外,无非就是“家里现在不需要你去挣钱”“研究生出来比本科生更好找工作”等等。确实,学历是不可否认的一环,但我总觉得如果不搞算法岗的话,本科生和研究生应该差不太多。并且三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应该会更有优势的吧。

在我多次申明了我的立场之后,父母的态度变成了“只要你高兴就行”(当然不是我们年轻人之间的“你高兴就好”的意思)。听到家里人这么说感觉还是不太开心的,有一种类似于“被放弃了”的感觉。不过不管怎么样,也该自己为自己做主了。考研也好,工作也罢,都是自己的选择。总按照父母预定的路线走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对吧。

下半场

似乎是突然开窍了,大三开学之后,我觉得再颓废下去就彻底完了,于是就开始尝试寻求着一些改变。

走出宿舍

在我的理解里,某种意义上,大三开始,大学生活就已经步入尾声了。这个学期是应该决定好读研还是工作并开始着手准备的时候,然而舍友们完全不在乎。每天下课之后就窝在宿舍里打牌。白天倒没什么说的,最过分的是经常熬夜甚至通宵,然后声音还巨大无比。跟他们沟通过挺多次但基本都是“下次还敢”。最后实在不爽了,就决定在宿舍少待了。

你能想象,一个决定考研的舍友,开学初立下 Flag 说“我要考研,以后每天都要去图书馆”,结果连着去了三天图书馆就放弃了(去图书馆还只是写作业和看当周课程教学内容),买的考研资料直到期末结束甚至都还没有拆开塑封包装。当然我也不怎么好去评价他们,管好我自己就是了。

我和大家

我和 luy

luy 是在大二上学期期末,因为电表认识的一个同学——说起来除了大一的时候在社联认识的同学之外,其他大部分都是在我开发完电表之后借由电表认识的。他在入学的时候被调剂到了数统院,然后在大一结束的时候转到了软件工程这边。转专业的原因是因为不想在数统院接着卷下去(但直到现在,有时候我觉得他还是挺卷的)

luy 这个人让我想起来我的一个小学同学 zyc。当时我俩应该是小学班上唯二对计算机除了游戏之外的方面有兴趣的人。在我自己学了 VB 之后还拉他一起入坑,于是我们成了班上唯二会编程的。后来学校有一个机器人兴趣班,主要是教 ERCU 的一些简单玩法,我俩报名之后还被学校选着去参加了市上的一个机器人展演。在那个时候能有一个能一起钻研计算机技术的朋友还是挺难得的。不过后来 zyc 逐渐转向了视频剪辑制作方向,虽然不是编程倒也和计算机相关,看现在他的朋友圈感觉相当风生水起。

再说回 luy 这边。起初我了解到他还是打算上研的,不过后来他也决定本科毕业直接工作了,具体原因的话偶尔聊过但感觉应该不是他的真实想法。开始的时候 luy 还找我问 Android 方面的东西,但最后走到后端方向了。

之后的时间里 luy 在很多方面都帮了我不少的忙,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感谢他的。首先来说就是通过 luy 又认识了一群小伙伴,里面各个都是每年综测榜上名列前茅的大佬,还有好几个是拿过国奖的。认识他们是促成我走出舒适圈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我这人很奇怪,虽然直到学校里大佬云集,但只要不认识这些人,他们就仿佛不存在一样,干什么都对我没一点刺激。这群小伙伴让我知道我其实要多菜有多菜,他们也成了我后面努力的一个原因吧(虽然综测一直还是群友垫底)

大三开学的时候因为还在纠结考研还是工作的事情,加上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导致心态再一次(实际上是第不知道多少次)爆炸,持续了大概快一个月左右。期间的话跟 luy 聊过几次,慢慢地也想通了。再往后就是加入工作室和国庆一起出去玩了。

我后来一直在想,如果没有认识 luy,我可能还依旧每天在宿舍神游吧。

我和群友们

前面提到通过 luy 又认识了一群小伙伴。其实本来是 luy 和他们一个 C++ 老师,说同学之间可以整学习小组之类的,就碰在一起了。我是后来才加进去的。说起来我到现在还比较惊讶的是,这个群真的是个非常非常正经的“学习小组”,以前这种群大概都是什么开黑群,可能这就是人均年级前十(除了我)的原因吧。同时也感谢群友们没嫌弃我万年垫底。

从某一次群友聚餐之后,几个人发掘出了狼人杀的乐趣,然后就成了后面聚餐的保留节目。然而我这种老实人和桌游白痴学了一整还是没学会怎么演、怎么分析形势和带节奏。狼人杀让我感觉就是,想办法整出来一堆 if-else if-else。说真的我觉得学着打桌游可能比我学编程还难。

我和工作室

在同学 luy 的推荐下,我加入了学校的一个工作室。后来每天上完课基本就泡在工作室了。有个自己独立的工位还是挺舒服的,至少不用去图书馆挤了。

工作室是 2017 年的时候几个学长创办的,以就业为导向,目的就是为了能让同学提前感受一下互联网公司的氛围,积累开发、运营和产品经验。因此在形式上也是模仿的互联网公司,加入之前有不止一次面试。当然因为我有现成的项目,所以面试这部分问题不大,但最开始得知面试我的是一个拿到过华为、字节、阿里和腾讯 Offer 的学长,不免还是有些紧张。

面试之后,对我来说其实光是名义上加入了。因为从加入到第一次真正去工作室忙活,中间隔了有一个多月。第一次过去还只是因为要打一个比赛,想找一个比宿舍更合适的环境。而待了几次之后发现,氛围确实不错,后来就把宿舍的显示器、键盘什么的都搬到了工作室。可以说后半学期的的时候工作室和宿舍对我的区别来说就是有没有一张舒服的床了。

在工作室开始的一段时间我其实都在摸鱼,每天写写作业然后学一些自己想学的东西。一段时间里工作室都没有给我分发任务,让我一度感到有点害怕,毕竟自己不能是换个地方划水啊,既不能提升自己又不能给工作室带来价值。

摸了一段时间鱼之后,工作室接了个外包。接外包的时间是 11 月下旬,刚好那周我在准备腾讯的面试,加上临近期末,所以时间上还是比较紧张的。开始的时候我在犹豫接不接,后来想想都觉得在摸鱼了不接点活不太合适。我在这个外包项目里主要是和另一个同学 sanzenin 一起负责前端,luy 和再另一个同学一起负责后端。这实际上是我第一次正经来写前端,因为没有知识储备所以一切都要在极短的时间内学会。另外实际上这个前端具体来讲指的是小程序前端,不过由于这次的项目是之前工作室接的一个项目的二期,一期的开发用的是 Taro + React,相比微信原生小程序开发来说能好那么一点点(实际上也好不到哪儿去),加上有一期的铺垫,难度上还在接受范围了。

在一个月中的摸爬滚打中,除了 React 和 TypeScript 最最基础的使用,别的收获大概就是学会了如何跟后端对线吧,毕竟有时候都能跟 luy 打起来(误)。认真来说,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团队协作。以前自己一个人写代码不需要顾虑太多,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但跟周围人一起做项目的时候,就要考虑怎么配合。还有就是,自己写东西的时候,总是想着改改这儿改改那儿的,但在实际做项目中这就是个坏毛病了,毕竟程序员只是负责根据需求写代码,再看着不爽,需求里没说,那也不关什么事。有问题的话应该先和 PM 去沟通,由 PM 和甲方去对线。这一点也应该是我以后真正步入工作之后要考虑的吧。

当然在工作室也是认识了一群相当不错的朋友。比如我、之前面试我的学长以及作为工作室负责人的姐大会经常一期玩 Flash 小游戏《僵尸危机》——这倒也是某天 luy 想出来神奇的放松方式,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成了工作室的标志之一了吧;我、luy 和负责前面外包 PM 的一个女同学会在工作室通宵的时候玩《隐形守护者》;还有别的学长学姐学弟学妹们。后半学期在工作室待的时间,感觉起来比在宿舍要开心许多。

求职

在最终确定了毕业就工作这一目标之后,从九月份开始就慢慢在刷力扣准备算法题了。因为自己在算法方面实在是欠缺太多了,所以刷起来十分吃力。有时候刚做过没多久的题成了后来某一天的每日一题,发现还是没办法很快做出来,或者是和第一遍一样没有思路。感觉还是要多练,并且要写一些题解吧。

前面提到 11 月下旬的时候面了一次腾讯。那时候我对 Android 开发的原理性知识掌握几乎为零,在面试前才突击准备了 Activity、Android App 的几个知识点。面试的最终结果是一面就惨挂。这次经历让我发现我不能是只会调库,一些原理性和基础性的知识也得知道。

临近期末的时候我突然跟 luy 提议说要不整一个 repo 来放一些整理的面试复习资料什么的。说着我们就另外拉了几个同学一起开搞,总共五个人,俩 Android、俩后端、一个前端。

年底的时候想着该考虑寒假实习的事情了。最开始姐大的建议是先投点小公司,积累下面试经验,再去投大公司,结果后来因为拖延症,到了 12 月 30 号发现再不投真的就来不及了。和 luy、sanzenin 一起头铁,直接眼睛一闭,找学长内推了字节。我可能更狠一点,投的还是抖音的客户端实习。

到写完这篇文章为止,我应该算是顺利完成了 3+1 场面试。这个后面再开一篇文章单独写一下吧。

向前走

2021 的话,最心心念念的应该就是寒假实习 Offer 了。既然决定了不读研,那么再怎么招也得在明年秋招之前找到一份实习吧。

这是我跨年的时候在 QQ 空间里发的简单年终总结里对新年的展望。现在看来已经差不多实现了。一瞬间好像又没有了目标呢。

不过本来我也就不是一个擅长制定计划和目标的人。简单来说,2021 的话希望能保持现在的劲头,继续学习,继续探索吧。稍微铺开一点的话,就是在实习里积攒出更多的实际工程经验,继续补补算法和开发知识,空闲时间多看看书,多出去走走,去不同的地方遇见不同的人——如果能遇到对的人,那便再好不过了。

暂无评论

发送评论 编辑评论


				
|´・ω・)ノ
ヾ(≧∇≦*)ゝ
(☆ω☆)
(╯‵□′)╯︵┴─┴
 ̄﹃ ̄
(/ω\)
∠( ᐛ 」∠)_
(๑•̀ㅁ•́ฅ)
→_→
୧(๑•̀⌄•́๑)૭
٩(ˊᗜˋ*)و
(ノ°ο°)ノ
(´இ皿இ`)
⌇●﹏●⌇
(ฅ´ω`ฅ)
(╯°A°)╯︵○○○
φ( ̄∇ ̄o)
ヾ(´・ ・`。)ノ"
( ง ᵒ̌皿ᵒ̌)ง⁼³₌₃
(ó﹏ò。)
Σ(っ °Д °;)っ
( ,,´・ω・)ノ"(´っω・`。)
╮(╯▽╰)╭
o(*////▽////*)q
>﹏<
( ๑´•ω•) "(ㆆᴗ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Source: github.com/k4yt3x/flowerhd
颜文字
Emoji
小恐龙
花!
上一篇
下一篇